2025-11-18 23:45 点击次数:133
婆婆收拾好自己的东西,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说,儿媳妇,你自己看孩子吧!这段时间我不仅照顾孙子,还要给你们做饭,收拾卫生,一天天地,实在是太累了,我要回老家休息一下了。
儿媳妇惊讶地看着婆婆问,妈,你这是什么态度啊?谁家婆婆不看孙子呀?你如果不在这看孩子,就一个月给我们5000块钱,出钱,或者是出力,你总得选一样啊!

婆婆的声音立刻提高了,我得回家给你爸做点吃的,他不会做饭,这段时间你爸瘦了很多,身体都不好了。
儿媳妇拉着脸说,那你想走就走吧,不看孙子,以后你们老了也没人管。儿媳妇抱怨说,我生孩子随你们家的姓了,婆婆带孙子,并不是给我带,是给你儿子帮忙!
刚才刷视频时,目睹了这样的场景,这实际上也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。你有没有遇到过?
普通家庭的一个认知
普通家庭,有一种认知是,父母把儿女抚养成人就完成任务了,应该好好休息,不能用道德绑架他们来照顾孙子。
的确如此,老人辛苦了一辈子,盼到孩子们结婚了。他们也退休了,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。

比如,和老朋友们一起出去旅游,安然度过晚年。可是,老年人想要的自由生活,不太容易实现的。
首先,年轻人需要帮扶。
现在的年轻人要还房贷,车贷,不努力工作,哪来的经济能力呢?父母如果不帮衬,他们的生活特别紧凑,要照顾孩子,还要忙工作。

如果老人袖手旁观,孩子的生活质量肯定提不上去。所以,能帮一把,就帮一把。我们小区广场遛娃的,基本都是老人,很少有年轻人,都忙着上班赚钱呢!
其次,平衡养娃和自身。
现在很多年轻的妈妈产后抑郁,现实生活的压力让她们精神崩溃。忽然之间身边多了一个小娃娃,每天要照顾孩子,宝妈吃不好睡不好的,心情低落,什么事情都会往最差的方向去想。
公婆可能没有想到给儿子成家之后,伺候儿媳妇坐月子,只是一个起点。
最后,接送孩子。
孩子上学了,需要有人接送,如果老人不帮忙照顾娃,儿媳妇就要在家做全职妈妈。我们这边幼儿园15:30就放学了,就算延时托管,也就到17点,根本没办法上班。

弟妹说,等女儿上幼儿园了,她就去上班。结果,幼儿园三天组织一次亲子活动,又要准时接送,现在女儿上大班了,她还没机会上班。
现在的育儿成本非常高,如果老人帮忙带孩子,小夫妻可以努力工作赚钱,起码改善一下生活。
代际传递也需要包容
代际传递是一个心理学概念,是说父母通过行为模式、价值观以及教育方式,把文化资本传递给下一代,有社会特征也有身心特征。但这种传递更需要的是包容,两代人相处,很不容易。

从亲情的角度来说,婆婆带孙子并不是什么道德上的绑架,一家人互相帮助,也是人之常情。
婆婆带娃的家庭,多少会有一些婆媳矛盾,两代人要互相包容,互相体贴。这样,传递给孩子的,也是更好的价值观。
即使遇到了问题和分歧,站在对方的角度,换位思考一下,吵架输掉的是感情是亲情,吵赢了有什么用呢?只是一时占了言语上的上风而已。
我们小区的王奶奶说,她退休金很少,只有2000多,又找了两份兼职,每个月拿出2000块钱,说是给孙子的,其实就是为了帮衬他们小夫妻。王奶奶觉得,自己既然不能带孙子,力所能及的帮助,还是应该有的。

不仅如此,儿子、儿媳妇还有孙子过生日,王奶奶都会发红包,还经常给孙子买衣服、买吃的。
儿媳妇也很感恩婆婆,只要过节就会送礼物,买补品,比亲闺女都贴心。她说,老人能帮衬一把,是我们这个小家庭的福气,要懂得感恩!
这样的代际传递方式,真让人羡慕!
说真的,一个普通家庭,如果老人帮忙带娃,年轻人的压力就可以减轻很多。婆婆带孩子,并不是义务,但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说,家里条件一般,老人要是能帮忙,不是更好吗?如果有钱请保姆、月嫂,也不会需要老人来受苦。
一位老人说,其实婆婆和儿媳妇共同爱着一个人,才会走到一个家庭里。老人在身体状况和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,还是应该帮年轻人带带孩子,这是爱的传承,不需要太多的回报。
老人带孩子,年轻人也放心。请月嫂花钱不说,还可能有虐待孩子的,如果是老人帮忙,就不用担心这些了。
碎碎念:
婆婆应不应该帮儿媳妇带孩子呢?这没有标准答案,只能说,带孙子不是婆婆的义务,全都因为爱。你家宝宝,是婆婆带的吗?
下一篇:没有了